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宏伟史诗,也是一本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它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凝聚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值此党的104岁生日,广大青年干部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终身课题”,忆百年“峥嵘岁月”,在百年党史的“浩瀚长河”中温“故”而知“心”,乘“青春红船”驶向朤朤远方。
持一苇以航,忆“革命理想大于天”之“信仰岁月”,在“信念如磐、许党报国”中驶向“理想主义”的璀璨星河。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共产党人信念坚定,是“以身许党,矢志报国”的“理想主义者”。革命战争年代,中国青年“发先声”“闯出路”“战强敌”,用生命铺展百年党史的光辉卷轴。方志敏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痛斥“你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黄继光用“铮铮铁骨”堵住枪口,扫清部队前进的道路;邱少云于熊熊烈火中岿然不动,严守“潜伏纪律”。广大青年干部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熔铸“钢铁”信念,从党史中把握人生信仰“总开关”,秉持“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向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璀璨星河扬帆起航。
破千重巨浪,忆“越是艰险越向前”之“奋斗岁月”,在“激流勇进、锐意进取”中驶向“实干兴邦”的发展浪潮。征途漫漫,并非总是“春和景明”“一帆风顺”,亦有“激流涌动”“一波三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拓创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迎难而上,闯“关隘”,跨“险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动荡不安”到“国泰民安”的奇迹蜕变。正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如今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青年干部更应驶出“避风港”,划“奋斗”桨,扬“实干”帆,破“千重”浪,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改革发展等工作中去,往“矛盾窝”里钻,往“深水区”中去,锤炼“干事创业”的“真”本领,涵养“实干笃行”的“优”作风,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闯劲、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横渡山海,在事业发展浪潮中启新程,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念万家灯火,忆“但愿苍生俱饱暖”之“奉献岁月”,在“念兹在兹、朝斯夕斯”中驶向“鱼水情深”的汪洋大海。若把每一名党员、干部比作“一滴水”,那么人民群众就是“一片汪洋”,一滴水去到大海永远不会干涸,但一滴水去到沙漠就会瞬间蒸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却始终离不开“群众”二字,脱离群众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苏区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到红军“剪下半条被子给群众”,再到脱贫攻坚路“一个都不能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写在旗帜上、融入血液中、刻在骨子里。广大青年干部要时常自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主动将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密结合,将“奉献”显化在“为民奔走”“为民解忧”“为民造福”的实际工作中,全力解决人民群众“鸡毛蒜皮”的小事、“刻不容缓”的急事、“愁眉苦脸”的难事,让“青春红船”在浓浓“鱼水情”中行稳致远。
责编:蒋檬
一审:胡蔓
二审:刘宏远
三审:陈世杨 姚军
来源:鼎城区黄土店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陈远带队开展“八一”前走访慰问活动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结账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何朝辉带队赴成都、彭州开展学习考察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落实情况座谈会
陈远主持鼎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八次集体(扩大)学习暨全区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成效通报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
下载APP
分享到